臺北市綠竹筍產業簡介:內湖區農會 綠竹筍產業簡介

作者:Bmpr 於 2025-08-21
1988
次閱讀

台北市內湖區農會  綠竹筍產業簡介



內湖地區綠竹筍產季約於端午節前後為盛產期,因產量不高,其銷售方式以在傳統市場販售居多,另有些消費者因常年採購習慣,會直接向農友訂購現採竹筍。內湖的綠竹筍大多種植在內溝、五分、火炭坑等淺山坡地區,當地的砂質壤土排水良好,加上氣候溫暖潮濕,非常適合綠竹筍生長。竹筍在這樣的條件下培育出來,肉質細緻、甜度高,品質優良,連續多年在北部地區的安全綠竹筍評鑑中獲獎,可說是內湖的驕傲!

而農會每年皆會針對筍農提供肥料與資材補助,若農友有植株更新需求,農會也會給予適當補助。在輔導方面,會不定期邀請改良場的專家、學者來向筍農們上課講習,同時也會辦理觀摩,與規模較大之產區農友或產銷班進行交流。

但這項產業同時也面臨不少挑戰,像是農業人口逐漸老化、耕地面積不斷縮減,從早期約10公頃減少到現在僅剩約6.3公頃,係因於去年(113年)10月底之康芮颱風肆虐,造成本區竹子受損嚴重,導致今年綠竹筍歉收。

目前從事綠竹筍種植的仍以高齡農民為主,青農接班情況相當有限。大部分的年輕人都不太願意投入綠竹筍種植,除栽培過程辛勞外,採收期亦須非常早起採收,同時收入也僅限於數月。若要能吸引青農栽培,則需以栽培種植省工或機械化,並至後續銷售皆有明確之通路,有足夠收入之誘因,方能吸引青農。本區綠竹筍因產地面積不大,又有產期限制,總體產量並不多,僅能當作兼營事業。

即便如此,許多農友仍堅持以友善耕作的方式照顧作物,不施用化學除草劑,施肥以有機肥料為主,並定期進行土壤檢測,搭配石灰改善酸鹼值,以維持筍子的品質,這樣的努力也讓內湖的綠竹筍在品質上逐年提升。

0DSC00411_0.jpg

0DSC00415_0.jpg

內湖區農會  綠竹筍產業簡介